2025年6月,在善小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华理江村社工站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孝道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以孝道文化传承为核心,辐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健康关怀等多个维度,生动诠释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切实的温暖与改变。让我们一同回顾这段充满爱与成长的旅程。
孝道小课程:在体验中读懂亲情
01 “书包宝宝”体验课——感悟父母艰辛
6月15日上午,一场别具一格的孝道小课堂在江村实验学校开展,本次课程活动以体验为核心,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父母孕育与养育的艰辛。
活动伊始,孩子们需将沉重的书包背在胸前,化身为“小爸妈”,用身体丈量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在抽签决定家庭条件与可支配时间时,孩子们意识到自身的人生起点并非理所当然,命运充满无常。当“奶粉钱”具象化、“陪伴时间”成为奢侈品、突袭的“孩子生病”需要完成指定任务时,那份模拟的手忙脚乱,让不少孩子脱口而出:“这也太累了吧!”
“以前总嫌爸爸妈妈管太多,现在才懂他们每天都在闯关升级,每一关都不容易。”这场精心设计的具身化体验,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感恩与理解的种子,让他们用身体读懂父母无声的付出与奔忙的重量,深刻理解父母的爱与付出。
02 亲情密码解锁行动
6月12日,孝道文化小课堂从“情感体验+知识探究+沟通实践”三重维度,带领学生深度理解亲情的内涵与沟通的艺术。
课堂以多国语言中“妈妈”的发音音频开场,让孩子们感受亲情作为人类共通情感的本质;《苦尽甘来遇见你》中“三代人的托举”故事分享,引发孩子们对“亲情是血缘延续,更是三代人用肩膀搭建的成长阶梯”的思考。
“我对父母知多少”的互动问答环节,帮助孩子们反思对父母的了解程度,让他们意识到亲情需要双向维护;随后,社工结合情景剧讲解“依恋关系理论”,帮助孩子们理解安全型亲子互动的重要性,并通过情境模拟展示温和沟通的巨大力量。
此外,课堂还引入并实践了“非暴力沟通四步法”。社工以“成绩下滑”为例带领大家拆解沟通步骤,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将抽象方法转化为可感知的互动体验,并发放“亲情微行动”任务卡,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解决家庭实际矛盾,实现从“知道亲情”到“懂得亲情”的认知升级。
赋能家庭:非暴力沟通激活家庭之爱
6月6日下午,第三堂家长孝道小课堂如期举行,本次活动聚焦于沟通技巧的学习,帮助家长理解高质量沟通对亲子关系的积极影响。
活动伊始,社工通过《捉泥鳅》歌谣和融合当地历史文化和美食特色的 “你说我猜” 小游戏进行热身,活跃气氛,帮助家长们迅速进入状态。随后,播放了家庭常见暴力沟通场景的公益短片,自然引出 “非暴力沟通”的主题。
在非暴力沟通技巧的学习环节,社工详细解析了暴力沟通的五个特征及其常用话术,并结合大量家庭生活实例,清晰阐述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强调家长在沟通中要保持“非评判”和“客观”的态度,专注于事情本身,而非通过评判小孩的个人品质等方式表达自身负面情绪。
在学习环节结束后,社工邀请家长与亲子冲突场景中的孩子对话,帮助家长练习并掌握非暴力沟通方式的使用,家长们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多地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与孩子交流,克制自己通过“暴力沟通”伤害孩子。
艺述孝心:绘出“孝”的多维模样
6月23日下午,华理江村社工站举办了一场孝道主题画作展览活动,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家长检验孝道文化小课堂的效果提供一个窗口。
本次活动共收到35幅涵盖多种绘画形式与艺术风格的画作,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全家团圆、反哺祖父母等场景,表达自己对孝道的理解。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化身小小艺术鉴赏家,认真欣赏画作,家长们也惊喜地看到孩子们的作品,并分享了孩子参与孝道活动后亲子间交流增多的感受。
关怀延伸:健康护航,筑牢社区幸福根基
6月27日下午,华理江村社工站联合横扇卫生院、开弦弓村村委举办了社区健康讲座暨义诊服务活动,将健康知识普及与贴心诊疗服务送到居民身边。
横扇卫生院任鸣炜院长带来了“餐桌上的宝藏食物”养生课,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食物阴阳属性,分享了“吃食物别掐头去尾”的理念,并传授了四季养生口诀及三伏、冬至饮食调理知识,干货满满。医护人员在现场教授应急保命技能,系统讲解并演示创伤救护技术,并指导居民们进行实操练习,提升居民应急处理能力。义诊环节,中医团队提供耳针疗法和把脉问诊服务,针对失眠、颈肩腰腿痛、脾胃不适等常见问题给予居民个性化调理建议和养生指导,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从书包体验的稚嫩感悟,到非暴力沟通的家长课堂;从画笔下的孝心绽放,到社区健康服务的暖心守护,善小公益基金会始终支持华理江村社工站探索新时代孝道文化的创新实践。
未来,善小公益基金会也将持续与华理合作,探索更多师生及家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搭建更广阔的学生展示平台,多维度、多途径呈现孝道文化学习的成效,让理解、尊重、感恩与爱的力量,在每一个家庭、每一颗心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