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小公益基金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善小
  • 善小项目
  • 善道书院
  • 信息公开
  • 善小合作
首页 > 善小新闻 > 村医故事 | 群山深处的医者星图——永德村医们的扎根坚守
新闻动态
善小新闻
政策新规

新闻动态

村医故事 | 群山深处的医者星图——永德村医们的扎根坚守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5-09-08 17:34:18
分享到:

有这样一个医生群体,他们散落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身白衣就是一生坚守,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基层健康。他们就是中国卫生医疗事业重要的神经末梢——乡村医生。 他们每个人都是照亮一方的一盏灯,历史很少为他们着墨,但他们值得被看见。而在祖国西南的一隅,有这样一片土地,山川秀丽,草木繁茂。古老的滇西大地孕育出永德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

1   医者自渡:一堂课点亮的自我关照

“小时候,村里的医疗资源很匮乏,虽然有村医,但诊疗能力有限。”33岁的王志荣谈起从医初衷,目光沉静。在云南永德县长大的他,对“缺医少药”有着切肤之感。更深的印记,来自村里老人从小教他辨认的那些草药。这份对医学的懵懂亲近,最终指引着王志荣走上了乡村医生的道路。他渴望用更专业的医术,守护这片生养他的土地。

如今,王志荣和妻子是永德县勐板乡户丫村4300多位村民、27个自然小组唯一的健康守护者。清晨七点,村卫生室的灯便已亮起。扫码登记药品、诊疗、高血压随访、老人幼儿访视……工作繁杂而紧张。

在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一位佤族高血压老奶奶的身影,成了王志荣心里最深刻的回忆。随访踏进老奶奶的家,困境就像山一样压来:大儿子脑梗卧床,儿媳身患被称为“不死癌症”的类风湿,家里的小孩还需要学费上学。“我们村里基本都是少数民族,她和我奶奶都是佤族,看到她我就想起了我的奶奶。”那一刻,强烈的代入感让王志荣久久无法释怀。他也见过太多类似因生活、经济重压而无奈拖延甚至放弃诊疗的案例。如何排解这些沉重,成为他行医生涯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而善小开设的《团队赋能和医患关系建立》课程,意外地让王志荣找到了些许答案。“医者需要学会自我关照。”讲师的一句话点醒了他。面对身体的疲劳和心中的郁结,他找到了自己的纾解之道:骑上摩托车,冲进寨子周围茂密的树林。“在林子里跑起来就豁然开朗了。”这趟学习之旅,教会他的不仅是沟通技巧,更是在艰难处境中守护住自己内心的光亮。

当被问及是否向往去县城医院等更广阔的平台,王志荣的回答质朴而坚定。他正在努力考取乡村全科执业证书,这是向上发展的阶梯,但他的心从未离开过脚下的土地。“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孩子。”这是最朴实的牵挂。“更重要的是,乡亲们需要有人守着这份健康。很多事必须有人去做,我愿意做那个留下的人。”他的话语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他把自己比作天上的星星:“别嫌自己渺小,大家都发光,聚在一起,就能照亮整个夜空。”王志荣正践行童年种下的初心,让这束守护4300人健康的微光,在绵延的大山里恒久闪亮。

 

2   二十四载妇幼守护:郑丽君的责任使命

永德县妇幼保健院的走廊里,郑丽君的白大褂已穿梭了24个春秋。从青春韶华到沉稳干练,她手中的听诊器温暖过无数妇女的心跳,也丈量着一份跨越三代的医者传承。

“我们科室就2名医生、2名护士,面对的是主要是全县35岁到64岁妇女,最小也包括十几岁青春期的小女孩。”郑丽君语速轻快,眼神却透着不容置疑的专注。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是国家交给基层的硬任务,也是她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几千余份筛查报告从她手中流转,郑丽君和同事们浇筑起妇女健康预防的铜墙铁壁。

2003年7月的某一天,至今烙在她记忆深处。乡镇一位72岁老人喝下农药被送来,年轻的郑丽君拼尽全力抢救,老人所有的生命体征却渐渐消失。“看着生命在眼前消逝,才真正懂得这身白衣的分量。”这份沉重的无力感,最终淬炼成她24年如一日的不敢懈怠——因为肩上扛着的,是活生生的命。

在善小公益基金会的培训课堂上,经常可以看见郑丽君积极、认真的身影。她格外珍惜老师教授地推拿、针灸技法,“我们那儿腰腿痛、妇科慢性炎症都是常见病,这些方法很对症,回去就能帮上派上用场。”更让她耳目一新的是傅丽丽和张灵慧老师设计的医患关系互动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老师在轻松的氛围中拆解了沟通难题。这趟学习之旅为她沉甸甸的责任箱里,又添了几样趁手的“工具”。

在郑丽君上高三的大儿子书桌上,悄然躺着几本医学书籍。孩子曾认真对她说:“妈,我想像你和外公一样成为一名医生。”说起这事,郑丽君的眼角是怎么也藏不住的笑意。24年前,郑丽君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而这片父亲守护过、她正坚守着的乡土,或许也将迎来第三代医者的足音。

萤火虽微,愿为其芒。不旁微光,造炬成阳。截至2024年,我国有110万乡村医生坚守在一线。乡村振兴的路上,正是千千万万个像王志荣、郑丽君一样的无名英雄,用赤诚之心,灌溉出患者的希望曙光,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标记下最温暖的注脚。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懂得,奉献的最高境界,是在那恒久不变的默默坚守中,雕刻出时代的轮廓和意义。

  •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 扫码关注

    善道书院

  • 扫码关注

    官方微博

  •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中远海运慈善基金会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
         
联系方式

地 址:上海市杨浦区政民路411-6号4楼

邮 编:200433

联系电话:021—65379779

Email:service@shanxiao.org.cn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11204号-2 ©善小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301001002010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