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 学记》又云:“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
在善小有一群人,他们不计报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他们慷慨无私,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他们不怕辛苦,总是耐心为所有学员解答......他们就是为乡村医生德技双馨培训授课的老师。
该怎样形容善小的授课老师们呢?他们大多是上海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各专业领域的医学博士,还有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世界武术冠军。。。但是,他们在乡村医生的眼里却是指路的明灯、黑暗中的希望、温暖的炉火、神奇的医者、一本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更是乡村医生心里永远的、亲爱的、敬爱的老师。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乡村医生来到善小后第一堂课里学到的。医生不是万能的,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首先要真切地关心,急患者之所急,医者要有仁心。
乡村医生常启双在日记中记录下第一天学习后的感触:“我认识到医者首先要有仁心,其次要有爱心,第三得有善心。医生也要有健康的身体,这样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为患者解除病痛。”
是的,身为医者,保证自己的健康是基础。老师们传授给大家一套强身健体、可防未病的中医导引法,就是希望同学们都能以一个健康的体魄坚守岗位,进而才能帮助村民减轻求医负担。
对于善小的老师们来说,为乡村医生授课也是一种挑战,习惯了给大学生讲课的教授们,面对这些特别可爱的学生,他们总是格外地耐心、细心。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学子们都能听得懂、学得会、带得走,老师们想尽一切办法将深奥复杂的医学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促进大家的理解,不仅内容实用,还有情景式、手把手指导教学,直到大家都能学会为止。每每下课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同学围着老师提问,而老师们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
记得一次台风天,窗外风雨交加,马路上的车辆极少,也几乎看不到行人,只有路旁的树被风刮到变形。很多同学都以为会停课,没想到一大早老师就顶风冒雨地赶来,只是为了不耽误给大家授课的进度;还有的老师前一天工作值夜班,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地为乡村医生们讲一整天;还有的老师讲课风格幽默又风趣,课堂里不时传来阵阵明朗的笑声,原来这位老师生怕同学们溜号、打瞌睡;还有的老师在线上课里超长时间直播,尽可能的把诊疗知识与案例讲的详细丰富......这样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对学子们求知欲的呵护与尊重、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深深地感动着乡村医生。这些年来老师们的点滴付出无不体现着医之仁、师之德。
同学们在结业时恋恋不舍,甚至在心中默默下定决心,不仅要努力学习,要像老师们一样知识渊博,传承、弘扬中医文化,把所学的医术应用在临床中,也要把这些卫生健康知识教给家人、同事、身边的村民。在这里他们是学生,到了家里,这些乡村医生也将成为“老师”。
谈起老师们的付出,还不仅是在课堂上。2020年善小公益基金会发起出版,由原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担任主编的《乡村医生实用中医技能手册》,善小多位老师在支教之余,不遗余力、孜孜不倦地投入编写,精心打磨、六易其稿。该书编入了适用于乡村的中医适宜技术与临床技能操作方法。以操作为主、理论为辅,精简扼要、通俗易懂,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好,老师们还参与录制了实操教学系列小视频,方便同学扫码反复查看。已经有很多同学陆续收到这本教材,纷纷表示在空闲时翻看学习,收获非常大,太实用了!如今这本书已用作乡村医生德技双馨培训的教材。
感恩墙
“老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告诉我们不能乱用抗生素、激素和解热止痛药,这是基层最常见的诊疗错误。对于我平时做的不恰当的地方老师也作了讲解,相信在以后为病人的服务中我会更加得心应手。”
——满邑社区卫生所 任星浩
“这里的每位老师都特别热情,不会因为我们是乡下来的医生就歧视我们,让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大家庭,我一定好好学习,学会更多医术,去帮助身边的村民们。”
——箐口村卫生所 邵映
“今天真是特别感动的一天,老师解决了我三个月以来的困扰,面对他和蔼可亲的笑容,我无以为报,只有立志在善小学到更多知识服务好家乡父老。我终于感受到我们乡村医生不渺小,不负此行。”
——腊幸社区卫生室 张永艳
“听了老师的课后,我重燃了对中医的热爱,我下定决心,一定把中医重拾起来,不能忘了自己的老本行。”
——河头社区卫生所 尹晓艳
“感谢老师让我重新认识了乡村医生这个职业,它很重要也很伟大。”
——保家社区卫生所 王德锐
“第一次有了作为一名乡村医生的自豪感,感恩每一位老师!”
——盈水村卫生室 杨云波
“人的一生要不断提高自己、善待他人,就让我像蒲公英一样,在村医的队伍里落地、生根、发芽、成长。”
最后向所有授课的老师们说声:您们辛苦了!